「天鴿」帶來的警示
專訪澳門基督教聯會主席冼錦光牧師
【澳門時代239期】2017-09-14
「飛鴿傳書」是古時候一種緊急的通訊方式,隨著科技發展,社會進步,這種傳遞訊息的方法已經被淘汰了。今次有記錄以來對澳門破壞力最強大的颱風「天鴿」,令澳門人從此聞「鴿」色變。這隻從天而來的「鴿子」,又為小城傳來甚麼訊息?澳門基督教聯會主席冼錦光牧師認為,澳門近年過度安逸,卻沒有居安思危,在一種「超穩定」的政治及文化主調中,澳門人一直沒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不穩定,作出考慮和預備,人生既沒有定位,教會也如是。他相信今次經歷,是時候要思考,我們如何回應突變。他相信每一個人都應該要認識和整合生命和信仰,作有深度的回應和行動,邊做邊想,例如今次看到很多人,各按自己的資源和能力去助人。
記:為何要思考「天鴿」的屬靈意義?
冼:基督信仰是屬靈的領域,可惜這個世代越來越欠缺這方面的追求。今天所有文化的背後幾乎都是現代主義和消費主義,對於宗教人們都不再去想了,我們國家是無神觀,而借用早前離世的一位愛國學者所說,中國人的悲哀是因為沒有上帝,基督信仰其實是豐富和釋放人心的。
記:今次對當權者的提醒是甚麼?
冼:鴿子一直以來都是象徵著和平,如果鴿子更是從天上來的,這可能提醒我們要尋找真平安。在中國民間信仰中,農曆七月人們燒金銀衣紙,彷彿是一種「有錢駛得鬼推磨」的傳統,事實上政府也用這一招去主導處理,這種價值觀也令人反思榮辱的問題。如果錢已是最終價值核心的話,剩下的只有錢,沒有其他,這到底是尊榮還是羞辱?錢真的買到一切嗎?
記:怎麼看待官員「養鬼仔」傳聞?
冼:每個人都需要安全感的,這只是反映著人裡面的不平安。可是,他們找錯對象,也用錯方式,找了一些他們自以為很實用的東西,例如拜鬼、符咒,但求催吉避兇,其實他們只是想尋求真平安。這尋找的過程,就像聖經《約拿書》當中的水手們,但只有約拿知道真平安在哪裡,整件事的敍述中,真平安竟然是當約拿在魚腹中的三日三夜時。人如果不是指向耶穌基督自己,便得不到真平安。我們的信仰在今日的展現,也需要詮釋。管治文化不容許惹事生非的,多做多錯,少做少錯,唔做唔錯,其實都是基於欠缺安全感。
記:澳門人也有反省的地方嗎?
冼:大家在同一天空下不能抽離、獨善其身,如何守護這城?人在不同領域中有沒有發揮出來?不論前線人員抑或市民,今次很多人整合成為一些力量,看到美好的人性。但有時候過份的維穩就只會自欺欺人、掩耳盜鈴,聆聽也是澳門人重要的功課,澳門發現,原來經風一吹就甚麼都沒有了,有時候上天也在對我們說話的。
記:臨近選舉,跟澳門人有甚麼關係嗎?
冼:澳門人整體上對這方面的議題也是冷漠的,甚至有些牧者連選民登記也未有做,不論你是否參與討論,就連最基礎的公民責任都未有做到。這些各有各做的文化,其實不同人有不同的選擇,有人愛理不理,也有人積極參與,重點是我們是不是澳門的持份者?你的一票多多少少也對澳門有影響,不是要說服你去選誰,但你要分辨誰人跟你的理念較貼近。至於合法公平的方面,不輪到我們處理,但作為持份者,應該參與。
記:候選人承認基督信仰與否,是不是絕對的指標?
冼:看看香港,基督徒可以是很大的政治光譜;反觀澳門,基督徒是絕少數,澳門人也甚少提及自己的信仰,可能因為很多人可能毫不考慮以宗教信仰來支持某某人。基督徒的身份並不代表一切的,反而是否言行一致更加重要,一個人說過甚麼,做過甚麼更重要。